觀點 / 劉潤 主筆 / 蕉皮 責編 / 李桑
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1851篇原創文章
我一直說,我的工作,就是思考和尋找。思考時代變化的邏輯,尋找那些做對題的企業,企業家,創業者們。
每個人都在聊,每個公司都在做,但是,真正明白的人卻很少。
更多時候,就是隨大流,跟個風,做個樣子。想弄明白,不知道怎么學習,也搞不懂。
我自己在1985年,就開始學電腦。那年鄧小平說,學電腦要從娃娃抓起,我就是第一批被抓去學電腦的娃娃。那個時候,我才9歲。
后來,我也在微軟工作了將近14年,現在成立自己的咨詢公司。可以說之前一直在IT行業,也算是科技背景。
數智化的趨勢和機會,我也非常關注。一直思考,到處請教。
用友,你可能知道,他們在中國已經堅實發展了35年。之前最拿手的,是財務軟件和ERP管理軟件。
但現在,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企業云服務提供商。在全球ERP SaaS 市場位列第8位,是TOP10中唯一入選的亞太廠商。
他們對于數智化,有很深的認知。跟做出成績的公司交流,也特別有啟發。
我想,這對于理解數智化,對于想推進數智化的企業,或是想提供數智化服務的企業,都會有幫助。
數智化不是一陣風,而是實實在在的趨勢
數智化,不是趕時髦,也不是一陣風,而是實實在在的趨勢。
你想想,過去我們生活在什么時代?前所未有的好時代。
改革開放40年,我們GDP的平均增速,是9.5%。
9.5%,這是人類經濟史的奇跡。那個時候,遍地黃金,賺錢特別容易。
但是,在經濟放緩的背景下,大家普遍覺得,賺錢好像越來越難了,機會沒有那么多了,地上幾乎沒什么金子了。
甚至,有時你都想擠走別人,還要把人家口袋里的金子搶過來。
那些優秀的企業,你出再難的題,它也能做,慢慢就會變成K的上行道。不管你怎么考,都是99分。
但是,那些基本功不扎實,考試不及格的企業,就會變成K的下行線。平常題目簡單,還能考90,現在,搞不好只有40分了。
為什么大家一直強調,從向外求,變成向內求,也是這個原因。
所以,想理解數智化,一定要理解數智化所處的環境和背景。
數智化是趨勢,也很重要,需要認真對待。我聽明白了。
云,更有機會
簡單來說,云,就是你作為使用者,不用再買一堆軟硬件部署在線下,而是直接開通和使用服務商放在線上的云服務就可以了,比如財務云服務,人力云服務,營銷云服務等等。
你就像交水電費一樣,按需付費,用了多少資源,就交多少錢好了。
而且,采購、制造、供應鏈,甚至研發和項目管理等,都可以在云端實現協同。
根據賽迪顧問研究顯示,2021年中國公有云SaaS市場規模達431.7億元,預計2023年將達756.0億元。
用友,乘著云的趨勢,幾年時間實現了云轉型,效果也很顯著。
戰略級產品用友BIP(Business Innovation Platform),也成為了眾多行業領先企業的數智化云服務平臺。
如果企業的發展,是想蓋一棟房子,那么用友BIP要做的,就是把蓋房子需要的資源和技術,都匯聚、連接、提供給這些企業。
2022年,用友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.62億元,其中云服務業務收入達63.53億元,占總營收的約69%,已成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。
連接:中建五局
古代最繁華的城市,是洛陽、長安。陸路貿易,他們是陸地連接的交匯點。
后來最繁華的城市,是上海、深圳。海路貿易,他們是海洋連接的交匯點。
中建五局信息化管理部總經理文章英說:一個項目,從規劃、設計、施工、到運營的全過程,上下游產業鏈長,勞務人員數量也多,每一個環節形成的數據和信息不能跟隨項目推進而流動。效率特別低。
各地方政府、各企業都在大力推進數字化治理與管理體系。每個系統,都由各單位建設,沒有形成統一標準,完全是獨立的體系。
五局和用友合作,利用用友BIP的數據中臺,整合業務的數據。
通過一個技術底座,提供拉齊統一的標準,讓數據能夠互聯互通。
聯通之后,現在通過各子系統,從計劃,到招標,合同,采購,料賬,領料,支付全場景,都可以數智化管理。
通過電子簽章子系統,在線簽訂采購合同,合同簽署效率提升75%。
通過智慧工地綜合項目管理系統,業務在線化、協同化、報表自動化,效率也提升30%以上。
這對于像中建五局這樣體量的企業來說,哪怕是一點點的效率提升,都是不得了的成本節省和效益提高。
挖掘:統一集團
統一集團,1967年,在中國臺灣臺南成立,從面粉加工起家,歷經55年左右的時間,現在整體營收大概在1000億左右。
他們在1992年進入大陸運營,到目前為止,全國有近35家生產基地。公司也有大大小小超過30個左右品牌。
這個行業最大的特點,是競爭特別激烈。消費者需求變化非常快。
市場的信息,要反饋到總部。總部的決策,要下達到一線。
但統一遇到的問題,是沒法充分了解消費者的聲音,挖掘不出用戶的需求。這樣,也會讓發展受到影響。
依托現有渠道,建立在線交易平臺,提升渠道的流通效率。
因為渠道連接打通,所以可以把營銷鏈條延伸到C端,離消費者更近。
這就是通過C的拉動,挖掘需求,激發活力,找到更多增長。
使用:鞍鋼廢鋼
鞍鋼廢鋼,這是一家以廢鋼回收、加工、銷售為主業的混合所有制制造企業。
你可不要小看,被“廢鋼”這兩個字騙了,覺得很沒用。
實際上,廢鋼是“雙碳”重要的節能環保材料,多用1噸廢鋼可減少約1.6噸碳排放。
用眼睛,用卡尺測量,現場的質檢人員人工判定,主觀性很強。也就不標準。
用友的朋友說,我們和鞍鋼早就是老相識了。我們也想,怎么能夠合作,幫到他們。
借助標準的廢鋼數據庫和20幾種成熟的算法模型,用友BIP廢鋼智能判級系統,可以很好解決上面的問題。
幾個月的投入使用,鞍山總部全廠達到了92%的準確率。
之前,每個點位,都需要一名驗質人員和分揀人員,現在數量至少可以減半。
而且,不僅是鞍鋼廢鋼,上下游合作伙伴,也是用友BIP廢鋼智能判級的受益者。上游的送貨客戶和下游鋼廠的反饋都很好,周邊的一些兄弟鋼廠也都跑來學習。
潤總,你不是說過嗎,商業模式,就是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。
商業模式進步,其實也是因為效率的提升和業務的創新。
效率高了,創新多了,就能創造更多的價值。各方也能多分一點。
是啊。這樣,對大家都有好處。那用友的產品,也可以賣得更多了吧。
從賣產品,到賣服務
財務軟件,可以。ERP,沒問題。你想要什么,就來買什么。
你有什么問題,我得給你診斷,要看看具體是什么情況。
現在的市場,要求我們,從問藥,到尋醫。從產品,到服務。
因為企業數智化是一個非常專業的事情,如果你只賣產品給用戶,效果肯定大打折扣。
數智化的落地,必須要跟公司戰略結合,要和業務掛鉤,要和組織匹配。
結合,掛鉤,匹配,每一個背后都需要大量的調研和服務。
要深入了解客戶,服務客戶,陪伴客戶。而不是賣完藥就走了,也不看看人家吃了之后什么效果。
你要知道,如果有人說,你吃這個吧,只要吃了這個,包治百病。那你反而要擔心。
真正好的醫生,口袋里有很多張方子,抽屜里有各色各味的藥。
這也是為什么說,我們不僅賣產品,更是賣服務。我們不僅開藥店,更要當醫生。
從賣產品,到賣服務,是新時期真正的以客戶為中心,為客戶創造價值。
而且,因為從賣產品,到賣服務,我們也發現了,數智化時代里,一個新的機會。
變賣為租
變賣為租,這背后,是一個重要的認知:你到底準備擁有什么?
很多企業,會去買很多東西:土地,大樓,辦公室,機器……
但是,維護這些資源的成本,是很高的。需要更多人手,支付更多費用。
也就是說,企業不需要全部“擁有”,有些服務“使用”就好。
一年幾百塊,何必呢。一個月一個月租就行。體驗不好,隨時終止。
以前軟件公司,都是一次成交,現在變成用戶不斷續費的模式,要不斷想辦法優化產品、提升體驗。
最后的話
用友的創始人王文京,一直有著做中國人自己軟件的決心和毅力。
他說,希望用友BIP這個企業數智化服務平臺,能夠匯聚超過10萬家生態伙伴,服務超過千萬家企業客戶,讓數智化在更多的企業成功。
這種決心和毅力,責任感和使命感,值得我們尊重,和學習。
我也希望你能從這篇文章里,加深對數智化的理解。能感受到點什么,學習到點什么。